263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263作文网
手机版 位置:263作文网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文明的韧性议论文800字

文明的韧性

时间:2020-03-18 10:19:29 | 作者:周健芸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一个文明的“韧性”则指的是某些坚毅刚强的优秀品质已融入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对维系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起重要的作用。这种文明的韧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放眼现今世界,只有中国依旧矗立于舞台之上,其它三国或不再是原先的领域,或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而支撑中国走到今天的,便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文明的韧性”。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受过多次侵占,北方的先卑,匈奴,蒙古,突厥等都占领过中原大地。但无一例外,在冲动的烧杀抢掠之后,一但他们真正驻足在这片土地,其游牧文明都会被扎根于此深远又悠长的汉族文明同化。可见,这种属于文明的韧性不光能使文明得以流传,甚至可以打败那些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文明。这种韧性在一般时期不显山露水,但在特殊时期便会告诉我们:坚毅优秀的文明的韧性可以助我们不被外力干扰而忘记自己并可同化对方同时发展我们的文明。

不光在统治政权,土地受到侵占的时候,文明的韧性263作文网Www.263y.Com才会显露,当外来文化大肆冲击的时候,文明的韧性亦会涌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旧流传至今。在这样的打击中,中华文明的韧性支撑我们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方面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改进我们的文明,使之更好的长足发展下去。

作为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的“红学”已存在百年,它研究《红楼梦》—这本可以反映封建社会,甚至可以反映历史变迁的名著,萃取隐藏在书中的精神与文化,“红学”所得到的养分象征深藏于书中文明的韧性,它们记载于书中,不被外界影响,只待后人将之提取,文明的韧性是后世汲取先人经验的前提。

对于如今迫在眉睫的中美贸易战,面对美方的强权施压,中国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发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声音,以柔中带刚的言语和行动回击美国,这样平和又有力的的态度同样也源于中华文明的韧性。

相信怀着这样坚毅刚强的优秀品质,牢记中华文明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民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文明的韧性相关作文:
  • 文明的韧性作文800字
  • 中华文明是具有“韧性”特质的文明。它柔软,乐于包容外来文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它坚实,任凭外界雨打风吹,不惧压力,坚定自我。正是因为这份韧性,才使中华文明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亦是命运多舛,但它的柔软与坚实,让它一边流血,一...

  • 文明的韧性高中议论文
  •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贵为三大古老文明早已散尽于历史长河之中。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所以能历经风雨、绵延至今,是因为我们面对压力与挑战能够刚柔并济,进退有据,用韧性化解一次次危难时刻,用韧性找到一次次发展良机。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与边境少数民族的矛盾始终是最棘手...

  • 文明的韧性议论文800字
  • 竹子不仅有坚硬的竹节,还有中空的竹杆,不仅深扎主根,还要遍布根系,面对外部压力能发挥出非凡的韧性,顶住冲击,屹立不倒。中华文明正如同竹子一样,凭借着既坚又柔的韧性,克服了历史带来的重重压力,经受住了艰苦卓绝的考验。汶川大地震时,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没有退缩,&ld...

  • 文明的韧性作文800字
  • 一个文明之所以能永续发展,是因为它有敢于不惧压力保持本色的坚实;是因为它有善于吐故纳新、兼收并蓄的柔软,中华文明正是因为这种刚柔相济的韧性,才能在历史的历练中“千磨万击还坚劲”。汉字历经六千年岁月,伴随着中华文明一同流传至今。殷商时期就...

  • 文明的韧性高考作文
  • 五千年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中华文明水一般的韧性的作用不可忽视。虽受外力冲击,形可变但实质不变,“韧”的字意是柔软而结实,与水的特质非常相同。上善若水之智慧,水滴石穿之坚持,海纳百川之包容万物,翻江倒海之势不可挡,水的这种既至柔又至刚的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文明的韧性议论文800字》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文明的韧性议论文800字》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