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代表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文化代表一个人的外在“包装”。我们在谈论一个人品德时,常常会联想到他的文化水平。有的老人初中毕业,没什么文化,却有美德;而有的年轻人拿下了博士学位,但道德败坏。
看到这种品德水准与文化程度断层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国民素质降低。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应当将品德与文化结合,不能忽视品德教育,力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品德与文化兼而有之,无论对企业还是社会,这样的人都是“优品”。《论语》中讲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两千五百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内在和外在同等重要。华为公司的领导者便是德才兼备的人,他们不向国外的重压屈服,不上市,不让外国人控股,他们还懂得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扬企业文263作文网Www.263y.Com化,使华为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样的“优品”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只有品德,没有文化的人是“废品”。如果企业任用了这样的人,虽然不太会影响大局面,但无法提高效益。有德无才的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很难令人信服。(这段缺少论据,论证太单薄)
空有文化,没有品德的人是“毒品”。有才无德之人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内里实则无比糟糕。他们会让人被自己的高学历迷惑,然后像毒品一样危害社会。高铁“霸座男”;复旦大学“高材生”投毒害死室友;所谓的有文化、素质高的人欺负老人不会用手机,不照价付账……由此可见,品德与文化分离是多么可怕的事。
综上所述,教育应当将品德与文化相结合,重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后生,不要让品德与文化断层,使“礼仪之邦”失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