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房屋如同混乱的蚁阵,平摊在起伏的荒地上;张牙舞爪的街道,嵌在房屋间的缝隙中;腐烂恶臭的垃圾,随意地铺满街道的每个角落;父母双亡的孩子,饿死在兵荒马乱的街头。这就是饱受战乱的黎巴嫩贫民窟。
那个周末的晚上,我和妈妈坐在电影院观看最近热映的影片《何以为家》,若不是妈妈告诉我,这是一部外国电影,我真以为是一部抗战片,眼前的景象,仿佛是历史书上所描述的抗战时期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难以想象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还有一片土地上有着如此狼藉的景象。没错,这就是影片《何以为家》所展现的真实的黎巴嫩贫民窟。这部影片以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主人公——12岁的赞恩的现实生活。赞恩是贫民窟一个普通的孩子,他也是六个孩子的哥哥,为了贴补家用,他白天在附近超市打工,帮助老板卸货运货,他细窄的肩膀总是扛起与他身形不相称的沉重货物,而他的报酬往往只是几袋饼干。晚上他还要带着幼小的弟妹在街边售卖自己做的饮料,赚点可怜的外块。即使这样拼命地干活,他和家人也只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总是痴痴地望着挂满书包的校车从面前呼啸而过,眼神中充满着渴望与无助,他知道学校与他无缘。终于,他道出了那句令人心碎又无奈的话语“这是什么破国家!”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沉重而压抑,12岁,本该像我们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吃着父母精心搭配的营养美食,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带着好奇的目光去领263作文网Www.263y.Com略这美好的世界,可这一切在赞恩看来也许是天方夜谭吧?是啊,国家动荡、饱经战乱,人民只能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如蝼蚁般活着,我为赞恩而悲伤也为自己而庆幸。
我出生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度,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整洁美丽的街道纵横交错,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孩子们在蓝天下成群结队地嬉戏,我们这一代没有体会过战争的残酷,也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更无法体会繁重的劳动所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伤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备受祖国母亲的呵护。
然而,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儿童和影片中黎巴嫩的儿童一样,过着非人的生活,《三毛流浪记》里的故事我们都曾流着眼泪读过,路有冻死骨的人间悲剧我们也未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曾经被打得很惨,所以,我们现在不能也不敢落后。我们的祖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中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在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努力下实现了科技的自新。祖国日益强大,日益繁荣昌盛,这是几代华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炎黄子孙,我倍感骄傲,也倍感珍惜。
朋友,当你还在为午餐不合口味乱发脾气时,黎巴嫩街头的小孩正在翻找垃圾堆里的食物;当你还在为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题而自暴自弃时,叙利亚的学生正在为被炸毁的校舍而痛哭流涕;当你每天想着如何刷装备打游戏时,伊拉克的难民们正在思考怎样躲过恐怖的空袭;当你还在为上学迟到而责怪接送你的父母时,阿富汗的婴儿正躺在母亲逐渐冰冷的怀抱里。感谢祖国母亲吧,若是没有她的呵护,我们将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