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宝物的四面和四角都用浮雕技法雕刻了“神人兽面纹”,棱角上各有一只神鸟守护,重约六千五百克,高约8。9厘米,它就是新石器时代的“玉琮”。
我阅读的这本书,名叫《国家宝藏》,由央视同名综艺节目改编而来,九大博物馆馆长细心挑选了各自馆内三大镇馆之宝,把它们“搬”上了舞台,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它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文化传承也有了新的认知。
玉琮这件文物可能大家知道,在古代,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并称“六大玉法器”。
它雕刻的很到位,线条十分流畅。其实,这些雕刻的纹路在之前是用“笔”画过的。所谓的“笔”就是指大米,在碳化后,它就能写字了。难以想象在那样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古人能想到这样的方法,足以体现了古代人的聪明智慧。视线落在图片上,我内心很震撼:哇!现代的机器都很难完成的效果古代人竟然直接手工制作出来。
玉琮的文化价值相当的高,它让我们了解了五千年前人类的生活态度和工艺的精湛。这让我想到了以前李王桥塌方保养完后,在桥上我发现古代的那几口石狮连眼、口都做出了花纹,可现代的呢?看上去像狗一样,眼睛都做没了。突然我想到了一句诗:“前人做狮详至眼,后人做狮却成狗。”
还有一件国宝同样值得一提,它263作文网Www.263y.Com就是——曾侯乙编钟。这文物是真的了不得,它分成银圆柱、木横梁、土根、铜人座与钟体几大部分。就连钟都要分这么多名目,我惊讶了!从它分类的多样和制作的精良,我猜这编钟至少要用一生才能完工吧。我认为这么精美的乐器决不会随便演奏,果然,它在建国以来只演奏过三次:第一次在建国;第二次呢?则在之后三个月,那天恰好是建军节;第三次则是光复香港了!
书中还讲了越王勾践剑、万工轿、云纹铜禁等各式各样的文物,一些国宝的原作已经失传了,只剩下了几张复制品……
近段时间,华为手机生产出了一款拥有四个摄像头的手机——P30,它能做到180度全景拍摄。看来,现代人做事也学会精益求精了。
中国的高铁技术一开始很落后,但许多铁路专家一直没放弃,直到把日本、美国反超为止。现在全国的铁路专家们仍在不断追求进步,直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铁路大国”为止。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我们要学习工匠精神,把精益求精、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古代人严谨、专研的品质传承下去,使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
合上书本,窗外的柳叶枝繁叶茂中透出片片新绿,我仿佛听到遥远时光里编钟冗长的敲击声……敲击出五千年文化的璀璨乐谱,那声音慢慢渗透入一个少年的内心。